成长的代价
海城区上海路学校 六年级刘若琔
蝶之所以美丽,是因为经历了痛苦的破茧;我们成长,也要经历一番挫折,而我也不例外,一次突发事件,让刚满6 岁的我懂得了孝顺父母。
童年是成长道路的起点,让我把时间的齿轮推回到7年前。那年我6岁,单纯幼稚,还时不时和爸爸妈妈打闹、撒娇,日子过得很快活。
“叮铃铃”下课了,我快速收拾好书包像一只免子似的,“嗖”的一下溜出教室,迅速冲到队伍中站好,放学啦!我踏着欢快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,与同学们齐步走出了校园。在校门口我远远就看到到妈妈有些沧桑的背影,她一看到我,立马露出慈爱的笑容并向我用力招了招手。夕阳打在她脸上,衬得她温柔了不少,我赶紧回应妈妈并向她跑去。
我跑到妈妈身边,像往常那样揪着她的衣角晃了晃,撒娇似的央求妈妈。“妈妈,我想吃拐角那家的蛋糕了,我们去买吧!”我向妈妈眨巴着眼晴。妈妈有些难为情地说:“前几天过生日不是才吃吗?那东西甜,吃多不好,我们隔周再买吧。”我嘟起嘴满脸不开心地说:“好吧。”心想:虽然今天吃不上,但下周就可以吃了,妈妈答应我的话从不食言。
终于到了约好买蛋糕的日子,我兴奋极了,哪怕那天书包特别沉,天也暗沉沉的,我也没有在意。但当我走出校门,却没见到妈妈的身影,妈妈答应过我买蛋糕的,竟然不来接我?我生气极了,决定回家大闹一场,好好质问妈妈为什么骗人?
回到家,在门口喘了一会气,憋足了劲用力推开门,正当我大吼时,我愣住了:妈妈瘫坐在地板上掩面痛哭,客厅凌乱不堪,电视机不见了,地板上洒落一地的票据⋯⋯我诧异了,心里的怒气顿时消失,随之而来的是忍不住心疼…
我从来没见过妈妈如此伤心无助,我上前抱着妈妈的头,摸了摸,忽地发现妈妈的头发已经长了些许白头发。我心里更难过了,看着满屋凌乱,我觉得应该做些什么,我松开妈妈,默默地把屋子收拾整齐。
过了一会儿,妈妈站起来,看了看被我收拾整齐千净的屋子,哽咽地说:“乖,长大了。对不起宝贝,妈妈食言了,今天没有接你放学,没有买你爱吃的蛋糕,没有做饭…⋯你爸爸在外面欠了很多钱,讨债的人已经到家里了,爸爸无奈被迫出去向亲戚借钱了,我现在实在没有办法。”我忙安慰妈妈:“没关系,我要开始戒甜食,再也不吃蛋糕了。”说完,妈妈又开始抽泣起来……
从我记事起,我未曾看到母亲哭过,可那天她却在我面前哭了两次。我知道那是巨大的经济压力使她感到无助与无可奈何。从那以后,我再也没有向母亲撒娇,并且每天都会主动做家务活,以此为爸爸妈妈分担工作,减轻他们的压力,让她们能有些许时问歇息。
就在6岁那年,儿童时期的我,已然懂得:作为儿女,应该为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让爸爸妈妈劳累的身心因我们的懂事乖巧而得到心灵的慰藉。作为儿女应该为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,以分担爸爸妈妈的工作量,让爸爸妈妈有些许时间歌息。
<<点评:文章从我的年幼玩闹、撒娇到遭遇家庭变故,突然懂得作为儿女应该为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,以分担爸爸妈妈的工作量,让爸爸妈妈有些许时间歇息。语言平实却凸显了文章的主旨:我长大了。文章运用的素材是我们常见的,但这种常见的生活琐事也正是现代很多青少年所缺乏的认知。除此之外,文章运用了首尾呼应的手法,让读者记忆深刻。
(指导教师:韦 婵)